“S51 遷曹 TV18 K43+350 下行!線材貨車輪胎起火,大雨澆不滅,煙都裹著火星竄!”遷安片區黨支部書記在對講機里,指令帶著焦灼感傳來——誰都知道,輪胎起火本就難控,雨水混著橡膠燃渣,反而會讓火往輪轂深處鉆,再燒到車廂里的基建線材,后果不堪設想。
趕到現場時,眼前的景象比預想更棘手:貨車左后輪胎已燒成“火球”,黑色濃煙裹著紅色火星,司機蹲在護欄邊,雙手抹著臉上的雨水和冷汗:“澆了好幾桶水都沒用,這火咋就滅不了啊!”“退遠些!我們來了!” 值班站長扯著嗓子喊。遷安片區黨支部成員用滅火器,蹲在輪胎側方“點射”,動作穩得像在“拆火彈”。

合力破 “水火困局”:“我們” 的底氣在協同
“雨天視線差,得讓后車提前1公里就看到警示!” 遷曹公司稽查班組帶著同事沖過來,高速交警的警車剛停穩,擴音器就穿透雨幕:“后方車輛注意!K43+350有輪胎火情,走左側車道!別踩急剎!”,消防員背著裝備蹚水上前,雨聲、水槍噴射聲、指揮聲混在一起,卻透著“穩了”的默契 ——這火,肯定能搞定!

雨霽見 “平安諾”:“搞定” 的不止是火情
歷經30分鐘,最后一縷火星被蓋滅。司機激動的說:“你們真把火搞定了!還保住了我的貨!”雨漸漸小了,夕陽把S51遷曹高速的路面照得發亮。幾名穿著不同制服的人圍著貨車,笑容比夕陽還暖,“大雨澆不滅的火情,我們搞定了;群眾的牽掛,我們也護住了。”

這場多方救援,“搞定” 的不只是一場澆不滅的輪胎火。從遷安片區黨支部率先 “逆火”,到稽查、交警、消防無縫協同,“我們” 的每一個動作,都藏著 “守好每一段路、護好每一個人” 的承諾,踐行著“同心向黨 和合服務”的宗旨。 而這股 “靠譜勁兒”,正是基層黨組織與多部門聯動,守護民生通途的最生動注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