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遷安片區收費站,入黨積極分子劉海濱用4年堅守,將“黨員先鋒崗”的責任融入每一次服務,以“細心守安全、耐心解民憂、暖心伸援手”的行動,成為司乘人員口中的“貼心人”,也為黨員先鋒崗寫下生動注腳。
細心:把好安全“第一關”
作為先鋒崗骨干,劉海濱有股“較真勁”。國慶假期第二天,一輛滿載水果的貨車緩緩駛入車道,他例行檢查時發現車廂尾部的固定繩有兩根已磨斷,部分紙箱搖搖欲墜。司機卻不以為意:“就剩最后一段路,緊一緊就行,不耽誤事。”劉海濱沒有放行,而是從崗亭拿來備用繩索,蹲在車廂旁幫著重新固定,還耐心解釋:“師傅,您拉的是新鮮水果,萬一路上繩子斷了,水果撒了損失大,還可能影響后車通行。咱們多花十分鐘,路上能少一份風險。”半小時后,貨車穩穩駛離,司機隔著車窗大聲道謝:“多虧你細心,不然我這趟活兒可能白干了!”日常工作中,他總結的“三看兩問”工作法(看車輛燈光、司機狀態、貨物固定,問目的地、補給需求),已累計排除安全隱患10余起,用細節筑牢通行防線。

耐心:化解矛盾“暖人心”
面對司乘誤解,劉海濱總能用耐心撫平焦躁。春節車流高峰,一輛私家車因ETC失效無法通行,車主急著回家過年,忍不住大聲抱怨。他立刻上前安撫,引導車輛至人工通道,同時操作司機手機進行處理,5分鐘就完成ETC重置。遇到不會手機支付的老人,他手把手教;碰到不熟悉路線的外地司機,他手繪簡易地圖,他常說:“先鋒崗不只是‘牌子’,而是讓司乘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度。”

暖心:服務延伸“崗外設”
雖然劉海濱只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,但是他時刻以正式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。黨員的擔當,從不止于崗亭內。今年夏天,收費站突降暴雨,一輛小轎車涉水熄火,司機站在雨中手足無措。劉海濱見狀,立即召集同事冒雨找來拖車繩,合力將車推到20多米外的安全區域,還遞上毛巾和熱水,幫忙聯系維修師傅。他牽頭設立的“便民服務箱”,裝滿創可貼、暈車藥、充電線、修車工具等物品,已幫20余名司乘解決臨時需求。
4年來,劉海濱從未因私請假,先后獲評“遷曹高速第二屆最美職工”“2024年度河北交通運輸協會優秀服務標兵”。在他的帶動下,遷安片區收費站黨員先鋒崗服務滿意度連續5年超99.9%,而他始終謙遜:“我只是做了入黨積極分子該做的事,能讓司乘的路走得順、走得暖,就是我最大的滿足。”